长江云客户端

长江云公众号

四座大山的对话


直播版头:

我现在正在武陵山腹地的鹤峰县邬阳乡邬阳村——

各位听众,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幕山片区的崇阳县——

【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里有关精准脱贫的原声】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 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主持人:各位听众、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的12月22日,冬至。湖北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民间有说法“冬至大如年”,过了冬至,新年的脚步已经近在眼前。然而,对于那些大山深处的贫困户来说,临近年关往往又是最焦虑的时刻。环绕着荆楚大地,有四座美丽的大山——幕阜山、武陵山、大别山和秦巴山,这四个连片山区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一年,山里的老百姓、贫困户过得怎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么,一年来,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领下,大山深处的老百姓们,他们的生活又有哪些改变?今天,我们湖北之声的记者们也兵分四路,来到了幕阜山、武陵山、大别山和秦巴山,接下来一个小时,我们一起来倾听《四座大山的对话》。

我是湖北之声的主持人柳芳,我身边两位嘉宾分别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斌、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欢迎二位。跟我们收音机前的听友,还有网友、观众打个招呼:

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的王斌,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邹: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省社科院的邹进泰。

主持人:邹所长,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经常做客湖北之声的节目。

此刻我们的节目正通过 央视新闻移动网 进行全网视频直播。大家可以也通过手机客户端央视新闻、长江云、湖北之声微信公众号来同步收听收看我们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首先我想请王斌处长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年咱们湖北省精准扶贫工作是不是能够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

王:在这里我可以比较自信的告诉大家,今年我们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能够圆满,有的还能超额完成任务,比如说今年91.7万人脱贫,1013个贫困村出列,3个贫困县摘帽,这个年初制定的计划将有望圆满完成,同时来讲的话,全省搬迁35万人的这个任务将会超额完成。

这些年我们扶贫的工作盘点起来,我们这一个小时都说不完,还是有很多有亮点的成绩。今天我们的记者带着冬日的祝福走进了四个连片山区。我们首先要带大家去的是位于秦巴山深处的十堰市竹山县。今天是冬至,特别巧,今天也正是竹坪乡安河口村村村民李大爷的乔迁之喜,湖北之声记者李一凡此刻正在见证村民李爷的搬家路。一凡你好!

李一凡:你好柳芳,听到我们现场的鞭炮声了吗?

主持人:听到了,很清楚。

李一凡:这就是李明钦大爷乔迁新居的鞭炮声,伴随着这喜庆热闹的鞭炮声,今天74岁的李明钦正式乔迁新居。至此安河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完成了。那么,376位村民挥手告别贫困,走向美好生活。

在这,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明钦大爷的情况。李大爷的老伴1999年因病去世,是村里出了名的“半边户”。这些年,靠着几亩薄田,李大爷勤拔苦做,安置大女儿出嫁、二女儿成交、小女儿读大学,他自己落下了一身腰椎病,还背上了几千元的债务,没有办法,只好和二女儿、女婿、小孙子居住在几十年前垒起的土房子里。这个房子,刚才我在现场看到了,是“雨天漏成水帘洞,冬天四处拉风箱”。真的没法儿住了,如果观看我们视频直播的朋友,可能从视频上看到了。其实这些年,李大爷受够了土坯房的苦处。

就在半个小时以前,我们见证了李大爷一辈子的心酸。这个土坯房位于半山腰上,远离公路。李大爷跟我说,它就是“喜马拉雅山”。他以前住的地方实在太糟糕了。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通往山外。刚才我走了走,我觉得我年龄不是很大,但走起来是气喘吁吁的。像这样的路,李大爷每天上下几次,在秋收的时候,还有往上肩挑扛粮食。就是这样不成样子的路,还是他一镐一镐凿出来的。

今天从大山深处(搬到)新建的集中安置点,他不花一分钱就住上我现在所在的这宽敞明亮的房子。如果有现场的朋友来看一下,你也会非常感慨。李大爷高兴地说:他活了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儿,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成了真。这其实多亏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让自己圆了新房梦。

现在,我就在李大爷新家的旁边,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大门两旁有红红的对联儿。刚才搬家的时候,他扛了一把梯子,还端上了一盆旺旺的火。他告诉我说:希望将来的日子会节节升高,越过越红火。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里的新房统一都是白色的,叫坡屋顶、马头墙、朱红门、格子窗。大家可以脑部一下,这一幅美丽的画面,美丽乡村是不是,清一色的徽派风格。这个小区安置在宽阔的公路两旁。我们看看周围的环境吧。有太阳能路灯、另外有小区文化广场、各种体育设施都非常健全。李大爷的新家正对着小广场。(李大爷家门口)两个红灯笼,真的很喜庆。我特别注意了一下门上的对联,也是很红火。待会儿给大家揭出谜底。

这是堂屋吧,大家都坐在这里,热闹的酒杯端起来。

记者:李大爷你好,搬了新房子,恭喜恭喜。门上的对联儿,我们现在可以揭晓了,谁写的,谁编的?

李大爷:我自己编的,这是我从内心发出的。

记者:是什么内容呀?

李大爷:是感谢党呀!忆历史还是共产党伟大英明;住新房感谢党永远不忘基层;感谢共产党。这是我从内心抒发出来的。

记者:李大爷,在这美好的时刻,把您喜悦的心情通过湖北之声给全省的听友分享一下。柳芳,你也可以来分享一下李大爷的心情了?

主持人:对,一凡。虽然我们直播间看不到你们现场的画面。网友们倒是可以通过我们直播的各大平台看到你此刻现场的场景。但是我刚刚观察了下,跟我一起坐在直播间的两位嘉宾,王处长、邹所长都听得非常认真,尤其是听到你介绍李大爷的新家有很多文化设施,我丝毫想象不出来在大山深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肯定是特别的美好。所以我想跟李大爷做一个简单的交流。因为,感受到了他今天搬家的这份喜悦。想问一下,搬进新家后,大爷对今后的生活还有哪些打算呢,李大爷?

李大爷:我大姑娘出嫁了,二姑娘在当地的支持下,开了一个小商店。小姑娘从高校毕业后现在搞教育工作。我现在以后打算,老了,跟着党的政策,我们这现在还有优质茶叶和核桃。扶贫先扶智,不能说等着,自己要把茶叶管理好。

主持人:对于山里人来说,搬新家可能最不习惯的是环境的改变,那大爷现在隔壁左右的邻居您处得还习惯吗?

李大爷:我处得非常习惯,这都是我一个村的,我们现在也住在一起,我门前还有个广场,一切都很好。

主持人:太好了,听到大爷有力的回答,我觉得我们也特别为他感到高兴。一凡?

记者:听到李大爷快乐了的声音了吗?其实昨天你们如果在现场看到李大爷,你会为他矫健的身姿所折服,74岁的老人呀,直接拉双杠上去。

我们了解到李明钦老人是最后一个搬入安置点的,今天竹山县扶贫办、竹坪乡和安河口村的领导都专程向他来祝贺。这个场景真的让人感动。

竹坪乡党委书记胡燕坤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搞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全镇居民安全住房全覆盖;夯实产业基础,也就是李大爷说地:他有五亩茶园和两亩核桃,这样就实现了产业全覆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村庄整治全覆盖;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民生保障全覆盖。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大家可以全景的了解竹山县的情况:截止到目前,竹山县2016年度异地扶贫搬迁任务超额完成;2017年计划的342家安置点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今年首批异地扶贫搬迁户已经喜迁新家。2016和2017年两年,竹山县共启动了31958人的建房工程,占搬迁总任务的85%。

主持人:好的,一凡!我们已经通过你的介绍感受到了竹山异地搬迁工作的一些亮点,我在直播间想请教一下王处长,异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我们湖北省主要是在哪些地方来推行这个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呢?这项工作最大的难处到底在哪些方面?

王:我们湖北省目前全省纳入异地扶贫搬迁有九十多万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这样一些地方。异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非常有利于老百姓脱贫的一项扶贫举措,异地扶贫搬迁当中啊,最大的难点关键是搬迁之后,如何让它稳定的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增加发展的渠道,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这是最大的难点,也就是说产业的发展这一块是关键。刚才我在听了直播的情况以后,我非常高兴,像李大爷刚才……。

主持人:他对未来的生活规划得非常有条理。

王:非常有条理,他开了有店,又就了业,还有自己的产业,这就是我们异地扶贫搬迁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所以搬新家只是第一步,搬新家之后后续的生活怎么安排、怎么规划,才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我们最需要花工作的地方。

王:也就是说搬迁与脱贫与发展同步,特别是发展是脱贫的重要途径,这是重点。

主持人:有些人对异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也不太理解,比如说之前我就看到有网友问,为什么异地扶贫搬迁要求人均不能超过25平方米这样一个指标呢?这么细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想请邹所长来回答一下。

邹:因为我们重点是扶持那些贫困的,就是缺少住房的,但是我们的扶贫和富裕应该说这里还是有点差距,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贫困户没有房住到有房住,但是如果说我们把这个标准定得太高,第一个对政府来说,在资金这方面压力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这些贫困户,对于这些非贫困户来说他可能还要考虑到他们经过劳动啊努力啊可能住的房子也不一定说很大,但是我们对贫困户的支持来说,应该重点是解决他的基本的居住问题。

王: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想接着邹所长的话说一下,异地扶贫搬迁,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住房安全的问题,第二个解决他在原居住地发展不好的问题。那么从住房安全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规定25个平方,扶贫开发我们两不愁三保障(1536)我们是住房这一块,是解决他基本住房有保障的问题,不是小康房,是安居房,有住、安全的房子。

主持人:但是也可以在前期住房的设计上预留续建空间,比如说以后你脱贫的,有这个经济能力了你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去续建,这是可以的。

王:在这个问题上呢我们各地都有考虑,严格按照国家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解决他住房安全的问题,同时来讲的话也预留了贫困户后期他通过脱贫发展以后,把房子盖得更大一点的空间,是预留了空间的。

片花:

这里是湖北之声特别节目——《四座大山的对话》。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是幕阜山区崇阳县,崇阳县的铜钟乡此刻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精准扶贫“三送”(送政策、送物资、送健康)活动。连线湖北之声记者金若晗:

记者:你好,柳芳!此刻大家可以通过话筒透过的声音感受到现场强烈的氛围:音乐声、咨询声。此刻,在当地的坳上村,我们当地的“三送”活动开启了,也就是送政策、送物资、送健康的活动。现在我正在医疗咨询的区域,我给大家几秒钟时间来感受现场情况:

村民:就是喉咙经常有点不舒服;医生:那需要增加点抵抗力的药

记者:抵抗力的药,大家听到了吗?村民在向医生进行咨询。就在我和柳芳连线之前,我们这个送物资的环节刚刚结束了,村民们可以领到棉被、中药材以及过冬的其他一些物资。在我们“三送”活动当中,其实在昨天到达现场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村委会的布置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下车之后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到处都充满“精准扶贫”的元素。比如说,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大家通过湖北之声微信视频直播可以看到,如果您只是听广播也没有关系,我来给您描述,稍微安静一点,对不对?现在正在的是农村淘宝区。视频里可以看到,我右手边全部都是酒、食品等等,都是一些当地特色产品,我们的店主也在这里。

记者:你好!这个店开了多久?

店主:就是今年八月份开的

记者:我注意到很多都是我们的农产品、特色产品?

店主:对,都是我们的特色。

记者:有没有信心成为崇阳的女马云?

店主:信心十足

记者:除了我们的农村淘宝店,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游客集散接待中心。可能有人问,为什么小村里也有游客接待中心?可能大家一说起樱花,大家都会想起武大,每年三月都是人满为患。其实在我们的幕阜山的崇阳,每年三月,也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当地也是准备精准扶贫这一块通过旅游产业扶贫来带动。当地特意在景区还没有完全搭建好的情况下,就已经以服务立先。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服务政策、包括游客疏导政策等等都有呈现。

记者:另外在旁边还有一个莲藕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当地一个农户来进行的种植莲藕和小龙虾。在最后,我们要着重给大家推荐的是领康药膳房。这个药膳房的老板两年前还在沿海做白领。两年前辞去工作回乡创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80后。从沿海白领过渡到创业的模式中,他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勇气和信心,创业路上有两个关键词执着和信念。有意思的是,熊总,熊银德和主播柳芳是同年生的。

主持人:哇!这个你都打听清楚了。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和熊总直接对话。之前通过采访,我们也知道他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党员,他也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熊总,你好!在线吗?

熊:在的。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的直播间,来自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院的邹所长。他是一直关注精准扶贫工作。他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邹:熊总,你好!现在我们政府扶贫很多都是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来带动贫困户。在这几年,你为精准扶贫做了一些贡献。想了解最近几年企业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政府给予了哪些支持?今后还有哪些希望?

熊:在这几年发展过程中,我们最主要是创业初期,老百姓对种植中药材技术不熟悉,土地用途不愿意改变。发动他们种植的时候,他们不敢贸然投资。政府在这一块给了我们很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我们的示范基地建设上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刚才熊总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精准扶贫工作都说要下足绣花功夫嘛,就是要一户一策,精准滴灌,熊总也特别讲到了政府在给他们提供政策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消除了农户很多的顾虑,所以这一块我觉得王处长应该有很多切身的体会,您能不能讲一下。

王:希望这个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这是我们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当中的重要的一批。在产业发展这一块,应该说是重点,同时产业发展它也是个痛点和难点。因为贫困村和贫困户,之所以贫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产业发展不充分,路径不宽,主体不强,因此围绕这一点,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在支持产业发展这一块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像湖北省,我们省政府来讲的话,决定里面,在产业发展建立四大基金,特别是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金,直接支持到村的发展这是第一个。乡村旅游基金,贫困户啊这个双创基金,这块来讲是实在的支持。第二块对产业这一块,我们想产业之所以难,难在贫困村没有主体的带动,没有市场主体,如何培育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在这一块我们湖北省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一套模式,也就是政府向市场主体加农户,加银行,加保险的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这个里面,政府就是主导,市场就是主体,落脚点就是在农户发展这块要有实实在在的带动或者是收益,同时又把银行和保险的相关的保障政策叠加在一起,这样来讲,让企业发展呢,一有资金的支持,第二个来讲的话在防范、化解风险这一块有保障,让企业能够充分在市场当中去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效果很好,国家也给与的充分的肯定,像刚才熊总说的这个情况,政府给他这块的支持,特别是我们的贷款等各方面的支持,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企业解了难。

主持人:一户一策,确实是深入到、了解到了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一些 切实的需求,然后做出针对性的帮扶。

王:再就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这块,要有很好的规划,不同的地方适合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这个规划也很重要吗,我们在四个片区,包括所有的贫困地区都制定了产业发展的规划,这样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

主持人:您刚才重点说到了产业扶贫,其实精准扶贫,产业是根本,找准产业是脱贫关键。说到产品扶贫,武陵山区的鹤峰县这些年积累了不少经验。接下来,湖北之声记者向秀要来给我们说说鹤峰一个《一亩茶园带动全家脱贫》的故事:我们赶紧来请进向秀的电话。向秀,你好!

记者:你好,柳芳!我现在正在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鹤峰县邬阳乡邬阳村的有机茶示范基地。在我的四周耸立着巍峨的大山,在满山的秋色当中,一垄一垄绿色的茶园为大山增添了生机和希望的颜色。现在在我的身边,已经聚集了将近20户农户,他们正在骑龙公司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对茶园进行冬季管理。那么,冬季管理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来请教一下骑龙公司的技术人员。您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现在正在干吗?

技术人员:你好!我正在指导茶农搞茶园的冬季管理。


记者: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松土、施有机肥、修剪,再就是病虫害防治,插黄页板。

记者:好的,谢谢!我们现在冬季管理做得好,来年的产量就会很高。也跟大家介绍一下,因为邬阳地处深山,所以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靠茶,还有土豆、红薯、玉米这样的一些作物。以前的普通茶的价格并不是很好,一斤鲜叶可能最多也就能卖到一块多钱,红薯这样的一些作物大家可想而知了,所以一年到头大家是挣不了多少钱的。在邬阳村321户农户当中,贫困户就有170户,占比超过一半。从2013年开始,在骑龙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带领大家发展有机茶。目前,邬阳村茶园有2000多亩,其中经过三年,已经完成了有机茶转换的达到305亩。所以,从今年开始,已经实实在在地给大家带来了收益。在我左边的山上就有一个标语,上面写着“户平五亩有机茶,精准脱贫乐哈哈”,今年在170户贫困户当中,就有12户完成了脱贫,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我的身边就有其中一户,他就是邬阳村村民蔡宏召。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两本账本。我们来问一下蔡师傅,您的两本账本,我知道其中一本是今年卖茶的对不对?

蔡宏召:对。

记者:今年茶叶的收入有多少?

蔡宏召:今年收入有91000多块。

记者:91000多块钱,是几亩有机茶(的收入)?

蔡宏召:7亩有机茶。

记者:另外,蔡师傅还带了一个账本,这个账本就是他今年雇其他村民帮忙采茶发出去的工钱,其中就包括非贫困户。您今年给非贫困户发了多少钱?

蔡宏召:给非贫困户发了5800多块钱。

记者:曾经的贫困户,给非贫困户发了这么多工钱,非常了不得。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骑龙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郭国,也正是他,带领大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柳芳。

主持人:好的,我们也想在直播间跟郭国做一个对话。有机茶三年的转化期,刚刚听向秀也介绍到了。也就是说,从2013年开始种茶,直到今年才见效益,这个过程对于急于想脱贫的农户来说还是很漫长的。您怎么说服他们呢?

郭国: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结合精准扶贫,搞有机茶发展。我们在搞的过程中,第一个是跟老百姓转换思想。我们到目前为止,基地培训、走出去培训已经搞了80余次。第二在各个基地成立民间组织,“有机茶协会”啊、“六城同创协会”啊,我们每个基地都成立了6个组织。第三个是发挥党员的力量,各村的党员和代表组织起来,全方位地为打造有机茶基地服务;第四,对有机茶基地的管理加大投入:一个方面,不施化肥,我们给他们买有机肥,不打农药,我们给他们搞黄页板、太阳能杀虫灯,搞好病虫害防治;另一个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搞得好的组和村,我们给他修入户路。第五个方面我们延长茶叶收购的时间,每年从3月15号到11月份,延长时间收购。第六个方面,我们提高价格,由原来的1块钱一斤的提高到1块5,10块钱一斤的我们提高到15块。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老百姓降低三年抓换期的难度,帮助老百姓和贫困户算好有机茶前期投入和收益的账。

主持人:郭总介绍了非常多,各种各种的方法都用过。结合您这几年的亲身实践,您觉得贫困户要脱贫,最重要的是什么?听说您在茶叶基地有很多民间组织,民间组织都是用来调动贫困户积极性的有力工具,您觉得哪个最管用?


郭国:结合精准扶贫,老百姓要脱贫的重中之重主要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就要因地制宜,比如我们鹤峰,我们邬阳乡,主要的产业就是茶叶。

主持人:因为鹤峰前方的电话信号一直断断续续,所以我们跟向秀的前方连线就暂时到这里。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呢想请教直播间的两位嘉宾,产业扶贫这块应该是这几年精准扶贫当中谈到最多的,产业扶贫也是各地大力发展的这一块。但是呢我们也观察到,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一种产业多地开发,重复布置产业的情况呢还是经常会遇到,所以这些年两位在工作当中有没有发现或者说遇到此类问题,您觉得怎么才能规避这种现象呢?我们请邹所长先来回答一下:

邹:因为这个用产业扶持一批是我们精准扶贫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式,但是产业的发展是根据市场规律来的,就是说在最近这些年,我们这个贫困地区的贫困户一般都是农村的农民,都是发展农业,但是现在我们农业受到市场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有一些产品出现一些结构性的过剩,有些产品对市场不是对市场太适合,因此呢即使在我们传统的一些龙头企业,或者传统的经营大户,都面临到这种市场范围的冲击,因此在未来呢我们这个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一个方面从政府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我们发展什么产业,就是说结合我们现在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结合我们的这个三产融合,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那么找准产业的着力点,另外就是说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找准市场,这样的话就是说避免当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了以后就出现了这样的市场方面的风险,所以说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和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要紧密的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我们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后,让我们的贫困户能够持续稳定的增收,真正的实现产业脱贫。

王:确实发展产业啊,大家都很重视,但是来讲的话就是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刚才邹所长讲的规划很重要,规划谁来做,一政府在发挥作用,第二来讲因地制宜,第三来讲就是市场主体这块儿,它们应该来讲也要参与进来,谁最懂市场?市场主体最懂市场。它最知道市场的冷暖,这是我想补充的一个。第二个来讲产业的发展我从扶贫的角度来说,关键是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不等于产业扶贫,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这才叫产业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所以在这块,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在如何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这点很重要。第三点来讲的话,我认为贫困地区,这个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很重要。所以关于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合作社组织这一块,应该也是一个大的方向。

下一步这一块来讲应该说我们湖北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在精准扶贫过程当中,合作社组织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带动的辐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好。另外遍地开花的问题,这个要辩证的看,如果没有一定的多地的同一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达到一定的规模,所以市场上有一个自然的,延续发展产业过程中,有个自然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块主要是政府要加强引导。

主持人:是。否则如果没有进行深度市场调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的作用,很有可能会造成产业重复布置,盲目跟风的情况。就像王处长刚才说的,产业发展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参与产业的这些贫困户能够脱贫。好,我们的直播稍后继续。

【片头】

主持人:此刻您收听收看到的是湖北之声特别节目《四座大山的对话》,今天我们湖北之声的四路记者来到了环绕着荆楚大地的四个连片山区,幕阜山、武陵山、大别山和秦巴山。最后我们要带您去的是大别山区的红安县。


说到红安的精准扶贫工作,最大的亮点是“健康扶贫”。今年5月,红安曾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县级代表受邀参加国家卫计委的新闻发布会向全国介绍了红安健康扶贫的典型经验。此刻,红安县刘佳河镇卫生院正在举行一场健康扶贫义诊活动。马上连线湖北之声记者阳雨,你好阳雨,阳雨给大家打个招呼:

阳雨:主持人您好!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位于大别山片区红安县永佳河镇的乡镇卫生院,今天在这个地方是举办了一场关于健康扶贫的义诊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有非常多周边的贫困户是到这个地方来做一些相关的义诊活动,他们会进行一些比较常规的比如说血压监测、B超这样一些检测,咱们这个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也会免费地为他们来进行一些看诊,来做一些健康检查,主持人。

想说的是咱们今天的义诊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环节,说到红安健康扶贫的这样一项工作其实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简单来说一下咱们红安健康扶贫的“4321模式”,也是在全省做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经验分享和交流。这个“4321模式”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落实定救助对象、定就诊机构、定兜底标准和定报账方式的四定原则,推行入院不缴费、报账一站式、结算一次性的三大举措,以及强化健康全管理和就医全兜底的两项保障,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就是 “决不让一个贫困户再因病致贫、返贫”,如今这个目标也已经初步实现。

主持人:阳雨今天在现场有没有采访到正在接受健康义诊的村民?我们能不能跟他来进行一个直接的对话?

阳雨:村民吗?可以啊,今天在现场有非常多咱们来义诊的村民,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位,这个余大姐也是说的非常好。余大姐,来,给咱们的广播打个招呼吧。


主持人:余大姐你好。这样健康扶贫的义诊活动这一年您参加过多少次?

余大姐:一年参加好多次,我都记不清了。

主持人:都记不清了,看来工作开展的是非常频繁。您从健康义诊活动当中,您觉得自己获取到了哪些好处?得到了哪些好处?

余大姐:好多好处,都数不出来了。

主持人:一下子说不出来了。确实到2017年底,咱们红安县11.28万人口,96个贫困村基本上有望实现全部脱贫,这是红安县委县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这几年的辛苦付出总算见到了成效。今天坐在我们直播间的有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的王处长。王处长,说到红安,对他们健康扶贫工作您有哪些感触?

王:红安的健康扶贫工作抓的早,抓的全面,效果非常好,刚才主持人也讲了,红安健康扶贫的经验在全国健康扶贫现场推荐会上也代表湖北做了典型发言,得到充分肯定。同时红安健康扶贫的这种模式,在全省也得到很好的推广。从目前来看我们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因病致贫返贫,占全省贫困发生率的49%,这个面很大,所以如何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看病贵的问题,我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红安的经验加上其它地方的经验,大家一起结合起来。

像我们湖北重点来讲是围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一批和重病兜底一批这三个一批全面推行“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所谓“四位一体”就是基本医保加上大病保险加上医疗救助加上补充医疗保险,这四重叠加有效解决贫困户看病贵的问题,效果很好。


主持人:好,我们再把现场接回到正在红安县扶贫义诊的现场,我们记者阳雨在不在?今天我了解到,听说红安县委常委分管扶贫工作的常委郭金城郭部长他也在现场,我们想跟郭部长做一个对话。

阳雨:好的,郭部长就在我身边。

红安县委常委郭金城: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你好郭部长,红安经验当中刚刚我们记者阳雨也讲到有一个健康扶贫“4321模式”,我对这个模式仔细地了解过,有一点就是两大保障一项当中提到就医全兜底,这个特别了不起。贫困对象因病住院,个人只自付医疗费用的10%部分,当年度累计费用自付不超过5000元,剩下90%的费用和超过5000元的费用,全部按医保政策报账后政府兜底救助。所以我特别想了解今年以来,咱们红安县政府财政在这一块支出到底有多少?财政压力大不大?

郭金城:我们红安县为了完成“4321模式”,全县筹资4千多万,其中3400万主要用于住院部分兜底,就是90%报销和5000兜底;第二个就是我们拿出1000万用于16个重大或慢性疾病的门诊。所以说今年我们投入四千多万完全解决了11万多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

主持人:嗯,谢谢郭部长。我再想问一下王处长,您觉得红安的“4321模式”适合在全省其他贫困地区推广吗?

王斌:现在不仅适合,而且在全省我们已经大面积推广。各个地方在红安经验基础之上结合各地的实际也有很多创新,效果很好,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比如说关于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这项制度的建立,这是在运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医疗保障经费不足这块一个重要举措。今年在全省我们有90多个县建立了精准扶贫的补充医疗保险,也缓解了政府资金的压力,解决了贫困户看病大额支出政府兜不起的问题,效果很好。

主持人:今年听说红安非常有希望脱贫摘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邹所长,脱贫摘帽固然很令人高兴,但是我们还要重视摘帽之后怎么办,如何再送一程,您有哪些建议?

邹所长:因为我们实现2020年精准脱贫的目标,这是我们的一个承诺,也是一个任务,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但是我也在考虑,在某一个贫困县,甚至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我们实现脱贫以后我们怎么办,我想着重有几个方面是我们要思考的。

第一个是我们在致贫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分析到有各种各样的致贫原因,比如说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这些原因依然还是存在的,以后还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摘帽以后防止返贫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比如说因灾或者因病,我们如何在摘帽以后实现这样一种制度化,对新出现的贫困户来进行救助,能尽早再脱离贫困,这是必须要主义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尽管是全县可能实现了整体摘帽,但是依然还是有少量,极少数的由于多源贫困所导致的贫困,他的贫困深度还很深,我么必须要有持续的政策来扶持下去,来保证他持续稳定地脱贫。

第三个我比较关心的就是前面谈到过的关于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产业是受市场的影响,,我们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发展产业,但是我们贫困户过去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可能我们适应了市场的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的带动让他实现了脱贫。但是由于市场风险的存在,甚至未来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包括一些自然因素的存在,那我们产业收到波动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贫困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保险,或者通过其他金融方面的措施能让他稳定发展产业,这是必须注重也是我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今天直播最后呢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两位嘉宾用比较简短的话来总结一下党的十九大已经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对于我们湖北省来说脱贫攻坚在最后这两年决战当中还剩哪些难啃的骨头,王处长:

王:简单的讲,两个方面,最难的一个是我们脱贫的任务依然还很艰巨,目前全省还有293.4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第二个来讲我们还有9个深度贫困县,507个深度贫困村及深度贫困群体,这个是我们脱贫攻坚啊,是短板中的短板,他们的减贫成本高,任务非常艰巨,同时这些贫困人口啊,这个存量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致贫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多种因素的叠加,这样脱贫的难度也大,成本也高,这是最难的。

主持人:邹所长,您觉得呢?

邹:就像王处长刚才所说的,我们还有一些这种深度贫困的多元叠加贫困的再加上整个片区的贫困深度都比较深,这两者叠加到一起的话,我们必须要在我们的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在精准到户,把这个叠加任务完成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并且还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它的稳定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现在离2019年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攻坚目标还剩两年决战时间,应该说扶贫攻坚越往后走难度会越大,因为有基础有条件的都已经脱贫出列了,最难的战役还在后面。又比如,越到后期,越要防止扶贫工作中出现“数字扶贫、材料扶贫、会议扶贫”等新的形式主义;还有,那些前几年已经脱贫的农户会不会又出现因灾、因病返贫的情况,对他们的动态关注也得跟上。所以,最后这两年,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非常多。

今天“四座大山的对话”让我们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省各地精准扶贫的战场上演,奔走的过程和收获的惊喜让我们在冬日里感到温暖,这种温暖是来自于心与心的贴近,更来自于国家仁心善政的细心呵护。

这场攻坚战,除了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还得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坚持,一句话:牢记嘱托不忘使命。

我是柳芳,感谢收听收看湖北之声特别节目《四座大山的对话》。感谢省扶贫办王斌处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邹进泰所长坐客我们的节目。

【歌曲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16号